今天要來推薦一本書:用對方法,一個人的生意也能接不完!
這本書其實是上星期在家樂福買的,架上只有一本;這個星期讀下來,覺得真的是切合台灣的中小企業創業環境,把一個企業該具備的特質都寫出來了。成功當然不是所有都準備好的人,才能獲得;但是有準備的人,在機會來臨時,才能抓住成功的契機。不過看了書中的自我評估表,就知道真的自己想得太天真了!要經營好一個企業,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!
像我目前服務的骨科診所,在十多年前桃園開始發展時,市場上沒什麼競爭對手;現在的情況則是,想出來開業的醫師愈來愈多,而骨科診所的設備、裝璜也愈來愈高檔,進入障礙其實是一般個人難以負擔了。當然,書中也有提到中小企業的優勢:服務與彈性。以骨科診所為參考,服務其實還蠻倚靠醫師個人的,而其他病人就診所接觸到的服務人員,對病人的整體評分,影響也很大。這件事上,一個診所的經理人,該怎麼做呢?
第一個,當然是自我要不斷充實、精進醫術。不過西醫骨科是很偏重手術治療的,藥物治療的部份,很難有一種正確的配方,解決所有的問題;更何況現在的病人,不喜歡吃藥打針的愈來愈多。所以骨科診所都會附設復健部門,但這又有新的問題:
1. 健保對骨科醫師處方的復健療程,費用較低;所以一些需要徒手療法的復健方式,在人員時間成本上來說,是不合理的。
2.復健治療其實很重要的是,治療師是不是有用心、尤其是用心在改善自己治療的有效率。其實這項,只要是牽涉到人的,就不是這麼容易品質穩定;對醫師個人也是一樣啊!難以量化的要求,那要怎樣要求員工呢?
另外,診所的優點是大部分不需要像醫院,候診時間那麼長。但是,在診所業績成長的過程,這項優勢也會逐漸消失;因為病人多了,候診時間(還有等候復健的時間),也會更久。而且骨科門診治療,比較少是只和病人問一下近況,看一下病人進來時量的血壓、聽一下心搏,就能解決。有時候還得病人去照X光,再回診後,說不定還要打石膏、傷口縫合等等。像我個人因為長期觀察,覺得脊椎調整對慢性疼痛,有一定的療效,所以還去學脊椎神經調整術、取得礒谷療法正師範資格;而這些治療,也是要花時間的。所以,診所經理人,還有很重要的工作,就是找更多的醫師合作,一起服務更多的病人。
找合作醫師,就又產生新的問題了。畢竟同樣的專科醫師訓練養成的,每位醫師都很有自己主見;負責人不可能讓所有醫師,都完全照自己的方法做。而且受雇的醫師,其實都還有自行開業的選項(雖然,前面提過,有進入障礙存在);所以要他們真的聽話,更難。
說實話,診所至少還要請醫師,所以進入障礙是對想開業的醫師來說的。但是一般商業呢?一大部份進入障礙在人脈吧!那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呢?進入障礙或許是在網站的內容、和推廣網站的做法。這些東西也都有汗牛充棟的書可以參考,但是真正的建立過程,說沒有挫折感、都不會讓人產生放棄的念頭,是騙人的。不過,就像魔戒第2集,雙城奇謀,片尾山姆衛斯講了一番話:”所有偉大、令人振奮的故事,它的主角之所以是主角,都是因為他們在故事中,都有機會半途而廢,但是他們沒有放棄,而堅持了下去!”只要方向正確,堅持下去(想想,你還想繼續朝九晚五、輪班、加班、生病也不敢休息、總怕被抄魷魚、連自己主管的薪水也高不到那兒去的這種日子嗎?);不論你今生的成就如何,你都會知道,自己曾經為自己奮鬥不懈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