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有病人跟我提到腰痛到半夜想辦法一直換姿勢,想調出個不痛的角度出來。結果黃醫師五天前開始的腰痛,大前天打了活氧舒筋,腰不痛了,但是前天開始變成右邊坐骨神經痛更明顯了出來,原先長期的右大腿前側麻也變得更更令人著意了。
坐骨神經痛比腰痛還麻煩,腰痛還直接活氧舒筋就好了,坐骨神經痛還真不知道要治療哪邊,因為明明知道是從腰椎引發的,但是痛感的位子會從右側臀部悶悶地向下延伸。腎部活氧舒筋會局部改善,但是那個悶痛,沒法就這樣完全消除。病人說找不到會舒緩姿勢,昨天半夜是真的讓我完全感同身受🤨尤其昨天又有一個重要會議,沒有好精神又不行;只好想盡辦法來處理。
黃醫師的腰痛有一個特點,開始不舒服的時候,會覺得右邊髖部好像提高後旋,走路時不太能使力。而右側坐骨神經痛發作後,會變得根本不敢用力踩下去,甚至會有點無力感。這個就讓我回想到之前學過的礒谷療法。
礒谷療法是日本礒谷公良研究出來的骨盆調整法,大家都以「綁腳健康法」為最眾所周知。今天查一下,原來已經是2011年黃醫師跟來台的礒谷圭秀宗師學習的了。在這之前,是從台灣出版了不少礒谷書籍的正義出版社那邊開始接觸到。其實黃醫師最早接觸到這類徒手技法是從美國凱羅(chiropractic)系統的Gonstead method開始的,但是這類技法就是沒法自療,所以接觸到有自療部份的礒谷療法,就很有興趣。不過我個人是受不了綁腳睡覺就是了。
在台灣,林克彥教授也是我的礒谷師父之一,下面這段他的簡介影片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。
昨晚我就想到礒谷療法有一種急救姿勢,L型救急法、R型救急法。所以我就先用正坐的姿勢來調整了一下,發現是L型比較能緩解(其實真正用法是有不同內科症狀時,用不同的L或R型,而不是看骨盆傾斜方向來選),但是又不可能正坐一個晚上啊!所以黃醫師就先用活氧舒筋把右臀的痛點大致放鬆消除後,變化一下L型救急法,把左髖凹彎向前壓在腹下,右腳伸直內轉(等於骨盆右前旋,右膝向後),然後身體向前趴下,腹部放鬆,緩慢呼吸。

就這個姿趴到小睡一下,奇蹟發生了,坐骨的那䅜悶痛消失,雖然左膝有點酸痛,不過伸展一下就好了。接著睡到早上起床,順利進行了會議😃
希望之後能再整理出來,先用活氧舒筋來放鬆筋膜,然後再用姿勢調整把不正確位置造成問題的關節歸位,這樣或許能不用藥,解決很多問題呢!